|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专题发言 |
老年胶质瘤全病程个性化诊疗路径--从评估、决策到执行 |
李蕴潜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2 | 13:45-14:00 | 专题发言 |
胶质瘤免疫治疗—从实验室到临床 |
吴安华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3 | 14:00-14:15 | 专题发言 |
AQP4水交换磁共振定量GBM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及转化应用 |
刘英超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 4 | 14:15-14:30 | 专题发言 |
基于RANO切除标准的IDH野生型GBM荧光素钠造影与白光显微镜下切除程度的对比研究 |
周大彪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 5 | 14:30-14:40 | 论文发言 |
转录因子GATA2通过EGFR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实验研究 |
王中勇 | 核工业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6 | 14:40-14:50 | 论文发言 |
贝伐珠单抗单药及联合治疗在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陈雯琳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 7 | 14:50-15:00 | 论文发言 |
基于D-2-HG生物传感器即时检验技术在IDH突变胶质瘤切除术中应用研究 |
孙中正 |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 |
| 8 | 15:00-15:10 | 论文发言 |
靶向线粒体-溶酶体接触 下一代胶质瘤化疗策略的新方向 |
黄艳萍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 9 | 15:10-15:20 | 论文发言 |
综合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学揭示了GBM微环境中SPP1+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肿瘤进展 |
吴海滨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30-15:45 | 专题发言 |
神经网络组学背景下脑胶质瘤手术微创理念的再定义 |
黄广龙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2 | 15:45-16:00 | 专题发言 |
2010 -2016 美国确诊胶质母细胞瘤长期幸存者的临床特征:与CBTRUS合作体会 |
王育波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3 | 16:00-16:10 | 论文发言 |
安罗替尼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学进展模式与预后相关 |
王 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4 | 16:10-16:20 | 论文发言 |
不同皮层起源的胶质瘤分子代谢影像特点和预后的差异性分析 |
汤 劼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5 | 16:20-16:30 | 论文发言 |
补体C5a/C5aR1通路通过促进胶质瘤干细胞-巨噬细胞共生驱动胶质母细胞瘤进展 |
朱洪涛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6 | 16:30-16:40 | 论文发言 |
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体会 |
黄忻涛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 7 | 16:40-16:50 | 论文发言 |
东亚患者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组图谱和免疫学特征 |
钟 升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